中山大学2021级“中国治理”公共管理硕士申请指引
发布时间:2021-09-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援助发展中国家学历学位教育项目是商务部利用中国政府对外援助款项,于2008年创办。为受援国培养高端经贸商务官员、管理人才而专门设立的,致力于培养政治、经贸、外交、农业、科教文卫、能源交通、公共管理等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推动受援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包括1年制硕士学位项目、2年制硕士学位项目和3年制博士学位项目。项目主要资助受援国在职政府官员、学术机构研究人员、相关领域中高级管理人员等来华全英文攻读硕士、博士学历学位。由于学制较短,要求学员必须事先获得学士学位,并在相应领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以便及时和充分理解授课和学习内容,要求学员有较好的健康状态,以便适应高强度学习并最终获得学位。
该项目为学员所在国家和中国的经贸合作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受到所在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校项目以中国治理为核心,从社会、经济、历史与文化、法律,以及政治五个维度引领学生探讨中国的公共管理与政策。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坚持传承中山大学传统,彰显中国MPA学位的办学特色,探讨“中国治理”经验,宣传中国道路。在教学安排上努力做到严抓教学质量,科学组织教学。此外,我校充分利用地区优势为学生安排社会实践:每门专业课安排一次课程考察实践,在毕业前组织省外地区社会实践。
一、基本情况
(一)招生对象
公共管理硕士项目是专门为发展中国家具有不同背景、期望改善国家治理体系质量的政府委培人士而打造的,主要招收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处级(含处级)以上政府官员、院校系主任级以上的学术机构负责人或级别相当的行政管理人员,英文水平可胜任学业,非英语国家可提供有效的英语水平证明。
(二)培养目标
培养政治及公共管理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既拥有扎实政策分析技能,又具备全球视野,能处理纷繁复杂的国家事务的领导者。
(三)招生计划
专业设置:公共管理硕士
招生人数:20人
教学使用语言:英语
学制:1年
(四)资助内容
公共管理硕士项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在对外援助款项下资助学校教学及其管理有关的费用和学员基本生活有关和往返国际机票的费用。学生免交学费、教材资料费、调研考察费、英文授课补助费、毕业论文指导费;资助期内,学校为学生免费提供住宿;代为购买来华综合医疗保险;学校定期为学生发放生活补助:硕士36000元/人/年,博士42000元/人/年;给予安置费3000元/人,一次性拨付给学员本人。商务部为所有奖学金生免费提供往返国际机票:1年制提供一次,2年制以上提供一次往返国际机票,并提供n-1(n为学年数)回国探亲往返机票。其他费用由商务部或学校统筹管理使用,不发放给学员。商务部仅为学员提供学制内的资助,即只提供一年的住宿和生活补助。学员因故延期毕业,不获得继续资助。
二、学校介绍
(一)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是中国科学研究、文化学术与人才培养的重镇。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本项目学员将在广州校区学习。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中山大学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目前全校专任教师425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695人、副高职称1834人;研究生导师5857人(含兼职导师),其中博士生导师2687人。中山大学于2011年秋季启动第一届公共管理硕士项目(中国治理方向) (简称MPA-CGDC项目),该项目以一年全日制脱产方式,用英语进行教学。
(二)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以下简称“政务学院”)是中国在行政管理学、政治科学、社会政策和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著名学府。政务学院下设两个系:政治科学系和公共管理学系;其中,行政管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名牌专业,政治学理论为广东省重点学科。学院拥有多个与之相关的研究中心和研究机构,其中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是全国公共管理领域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聚集了在该领域众多的杰出教授。政务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4人(其中外籍教授1人),博士后和专职科研人员11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21人,讲师5人。约90%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有海外访学和国际合作经验。
(三)学生生活环境和条件介绍
衣物: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大部分属于亚热带气候,4-9月为雨季。全年平均气温21.8℃,最冷1月平均13.3℃,最热7月平均28.5℃。
穿衣 指南 |
春季 (3-5月) |
夏季 (5-9月) |
秋季 (9-12月) |
冬季 (12-1月) |
薄外套或毛衣 |
清凉夏装 |
衬衫、外套 |
毛衣、厚外套 |
住宿:学校为该项目学员提供单人间宿舍,地处广州校区南校园学生宿舍生活区,每个房间设有阳台、独立卫生间(淋浴设备,冷热水供应)和空调,配有网络插口、公用洗衣机等。为了安全起见,宿舍内禁止使用电炉等大功率的电器,如被发现会受到严厉的处分。
餐饮:广州校区南校园共有六个学生食堂,校园内设有中餐厅、西餐厅。
三、教学安排
(一)课程安排
1.公共管理硕士项目(中国治理方向)的核心/必修课程(共18学分)
课程名称 |
总学分 |
课程负责人 |
课程内容介绍 |
公共治理理论与治理模式: 全球化视角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
3 |
夏瑛教授 |
分析代表性城市发展案例,探讨公共治理理论和治理模式 |
中国公共管理创新 |
3 |
叶林教授 |
介绍中国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问题以及创新理念 |
中国公共政策过程 |
3 |
朱亚鹏教授 |
介绍中国公共政策的决策模式,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
社会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3 |
练宏副教授 |
介绍不同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 |
汉语 |
3 |
邓淑兰副教授 |
学习基本的汉语听说读写 |
中国概况 |
3 |
郭忠华教授 |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国政府与政治的基本特征 |
2.选修课(从以下八门课程中选择至少4门,共12学分)
课程名称 |
总学分 |
课程负责人 |
课程内容介绍 |
中国政府创新、企业成长与市场经济 |
3 |
周燕教授 |
分析1978年之后中国的经济改革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
中国公共财政与预算管理 |
3 |
牛美丽教授 |
分析介绍过去20年中国在公共财政与预算管理上的经验 |
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
3 |
陈琤副教授 |
分析探讨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
中国社会政策与社会发展 |
3 |
陈永杰副教授 |
分析探讨社会政策领域的重大变化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与治理 |
3 |
蒋绚讲师 |
介绍中国城市管理的历程 |
中国公共部门领导与战略管理 |
3 |
刘亚平教授 |
分析介绍中国公共部门领导与战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原理 |
电子政务 |
3 |
郑跃平副教授 |
分析介绍技术对公共管理领域的影响及其利弊 |
论文写作:定量与比较研究 |
3 |
Ijin Hong副教授、申梦晗副教授 |
介绍研究论文写作,数据检索和分析等对论文写作有益的内容 |
3.课程设置
MPA-CGDC培养方案包括3个学期全日制的课程学习和1个学期的论文写作,其中包括6门核心课程(每门3个学分)和不少于4门选修课程(每门3个学分)。所有课程将由政务学院最优秀的师资队伍以全英授课的方式开设。
课程名称 |
总学分 |
课程大纲 |
公共治理理论与治理模式:全球化视角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
3 |
该课程通过分析美国和东南亚国家的代表性城市发展案例,引导学生探讨公共治理理论与治理模式。 |
中国公共管理创新 |
3 |
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对中国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问题的全面认知,以及介绍中国公共管理的创新理念。 |
中国公共政策过程 |
3 |
该课程旨在帮助MPA学生了解中国公共政策的决策模式,并引导学生分析决策模式形成的原因。 |
社会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3 |
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独自设计、独立研究的能力。 |
中国政府创新、企业成长与市场经济 |
3 |
该课程分析探讨1978年之后中国的经济改革,并揭示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
中国公共财政与预算管理 |
3 |
该选修课聚焦于过去20年中国在公共财政与预算管理上的经验。 |
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
3 |
该课程旨在探讨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帮助学生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价值。 |
中国社会政策与社会发展 |
3 |
该课程探讨社会政策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其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与治理 |
3 |
城市管理是一个交叉学科,而该课程为学生介绍中国城市管理的历程,并鼓励学生以批判性思考城市治理模式。 |
中国公共部门领导与战略管理 |
3 |
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公共部门领导与战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原理。 |
电子政务 |
3 |
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对公共管理领域的影响,认识到电子政务的利与弊。 |
论文写作:定量与比较研究 |
3 |
该课程旨在让学生熟悉研究论文的写作,数据检索和数据分析,并在准备论文时会运用比较的观点。 |
中国概况 |
3 |
该课程主要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分析中国政府与政治的基本特征。 |
汉语 |
3 |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 |
4.师资配备
课程负责人 |
授课教师学位授予单位 |
郭忠华教授 |
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与公开大学访问学者 |
刘亚平教授 |
中山大学博士、美国雪城大学博士后 |
牛美丽教授 |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 |
叶林教授 |
美国路易维尔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 |
朱亚鹏教授 |
香港城市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 |
周燕教授 |
中山大学经济学博士 |
陈琤副教授 |
英国伯明翰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 |
陈永杰副教授 |
英国约克大学社会政策博士 |
Ijin Hong副教授 |
韩国延世大学博士 |
练宏副教授 |
北京大学、斯坦福大学联合培养博士 |
申梦晗副教授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经济学博士 |
夏瑛教授 |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学博士 |
郑跃平副教授 |
美国罗格斯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 |
邓淑兰副教授 |
中山大学文学博士 |
蒋绚讲师 |
美国特拉华大学城市事务与公共政策博士 |
(二)教学方式
项目将从多学科视角出发,综合运用理论训练和方法训练,以提高发展中国家人士对中国治理的起源、发展和方式的认识。项目将以互动协作的培养方式授课,结合课堂讲座、小型研讨、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
在修读课程过程中,学生将有机会在中国公共部门或非政府组织中开展实地考察实践。政务学院负责给所有学生安排实地考察,并且要求每位学生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撰写考察报告以及学位论文。
(三)学期安排
发展中国家公共管理硕士项目是一年制,包括3个学期全日制的课程学习和1个学期的论文写作。每个学期实际上课时间为9周,课程考察另作安排。
(四)毕业论文
1.毕业论文具体要求
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论文并通过口头答辩以获取MPA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践,并且最好能(但非必须)从比较视野进行分析。
2.论文答辩具体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5人组成,并要求有外单位专家参加。
说明:中文水平未达到《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三级水平者,不予毕业。
(五)学位授予
获得学位的具体要求:中文水平达到《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三级水平;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修满规定学分;通过论文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硕士专业学位。
四、申请办法
(一)申请条件
1.发展中国家处级及以上政府官员、院校系主任级以上的学术机构领导或级别相当的行政管理人员
2.已获得学士学位
3.具有与该专业相关领域的3年以上工作经验,年龄不超过45岁
4.母语为英语或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5.申请人必须经中国驻其所在国使馆经商处推荐
6.身心健康,提供当地公立医院出具的健康证明或体检表,无中国法律法规禁止入境和禁止在华长期居留的疾病。无严重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其他严 重慢性疾病、精神性疾病或者有可能对公共卫生造成重大危害的传染病、重大手术恢复期及急性病发作期、肢体严重残疾。怀孕期妇女不得来华参训,如在华学习期间怀孕,将被退学。
7.具备本领域的职业发展潜能,有意致力于推动所在国与中国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已在华学习或已被其他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录取的在学人员不得申请。
(二)申请程序
1.入学申请
(1)操作步骤:
登录中山大学外国留学生办公室网站(http://iso.sysu.edu.cn)的“网上申请”进行报名,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填写申请表,并上传申请材料。
(2)说明:
A、报名项目选择“2021级公共管理硕士项目(中国治理)”;
B、申请时需上传一张电子版个人近期免冠证件照。
2.奖学金申请
(1)操作步骤:
申请人须登录国家留学基金委来华留学网上报名信息系统(http://studyinchina.csc.edu.cn/#/login),注册登录后,选择留学项目种类Type B ,受理机构代码:10558,逐步填写申请表直至“提交”完成。最后下载并打印中国政府奖学金申请表,并手签姓名,粘贴照片。
(2)说明:
A、留学项目种类Type B,受理机构编号为10558,学科门类:管理学,一级学科:公共管理,申请专业:行政管理。
B、表中生成的CSC号码在填写来华留学签证201表时使用。
3.材料准备
在提交申请前请备妥以下资料:
申请材料 |
要求 |
份数 |
|
1 |
申请表 |
1.《中山大学外国留学生入学申请表》(申请网站:https://apply.sysu.edu.cn/); 2.中国政府奖学金申请表(申请网站:http://www.csc.edu.cn/laihua或http://www.campuschina.org)。 |
2 |
2 |
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
1. 学历证明必须是中文或英文原件,或者公证过的中文或英文复印件。 2. 如果申请者在读,则需要提供校方的证明信表明即将毕业的日期。 |
1 |
3 |
本科正式成绩单 |
1. 成绩单必须是中文或英文的原件或者公证过的复印件。 2. 成绩单必须包括所学的所有课程和最终达到的标准。 |
1 |
4 |
个人陈述 |
1500字,请从学术背景、与申请专业有关的研究工作经历及成果、攻读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计划以及毕业后的发展目标等几个方面进行陈述。 |
1 |
5 |
个人简历 |
英文撰写,个人背景资料及高中以后学习和工作经历。 |
1 |
6 |
单位推荐信 |
由申请人所在的机构出具推荐信,介绍申请人基本情况并表明愿意推荐其来华参加学习。 |
1 |
7 |
学术推荐信 |
1.由副教授及以上级别的个人出具推荐信,介绍申请人的学术背景、专业方向、过往业绩和研究能力; 2. 推荐信必须是中文或英文的原件。 |
2 |
8 |
英文水平证明 |
仅限非英语国家,申请人近期托福、GRE等水平考试的成绩要求。 |
1 |
9 |
有效普通护照复印件 |
护照照片页复印件,清晰显示姓名、护照号码等信息。请勿使用外交护照和公务护照提交申请。 |
1 |
10 |
外国人体格检查表 |
近1个月的体检结果,证明申请人非患有严重传染病或影响所学专业的残疾或其他中国政府不允许入境的其他疾病。 |
1 |
11 |
近期免冠照片 |
近3个月免冠白底2寸照片 |
2 |
4.提交申请
(1)学员在得到所在政府有关负责部门的批准和推荐后方可申请该奖学金项目,根据所在国有关部门的具体要求递交材料;
(2)所在国政府允许学员个人直接向我驻外使馆递交材料的,学员需持所在国批准允许赴华留学的有关证明或推荐信,将上述1、2、3形成的纸质文件原件及其扫描电子版文件递交给中国驻所在国大使馆经商处;各经商处的地址及联系方法可以在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官方网站(英文版)中查找, http://www.china-aibo.cn/。
(3)所在国政府有关负责部门书面请求经商处为该国推荐学员出具推荐函,并在该书面请求中注明,如所报学校名额已用完,是否接受调剂到其他学校相同或类似的专业攻读学位。如有其它特殊说明一并提出。
重要说明:
(1)提交的所有材料均应以英文或中文书(印)就,如果提交的文件中有非英文或中文书(印)就,应提供经过认证的英文或中文翻译件。
(2)《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成绩单》、《语言水平证明》等重要文件,除提交复印件外,还需同时提交原件,供中国大使馆经商处人员核验。经商处人员核验之后,学员自行将申请材料扫描件发给各高校项目招生联络人。
(3)所有纸质文件(包括原件和复印件)经使馆经商处核验后,应一并索回,并妥善保管。一旦您被录取,应将这些纸质文件带到中国并交给学校指定的部门审核并存档。
(三)截止日期
申请材料提交截止时间:2021年11月16日
五、其他重要说明
(一)联系方式
学校联络人
姓名:宋晶
电话:(0086) 20-8411 0812
传真:(0086) 20-8411 5621
电子邮箱:songj5@mail.sysu.edu.cn
网站:http://www.sysu.edu.cn/, http://iso.sysu.edu.cn/
通讯地址:中国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西北区524栋招生办公室(留学生办公室)
学院联络人
姓名:刘品泽
电话:(0086) 20-8411 1526
传真:(0086) 20-8411 0315
电子邮箱:mpacgdc@mail.sysu.edu.cn, impa_sysu@163.com
网站:http://sog.sysu.edu.cn/
通讯地址:中国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107办公室
(二)其他说明
1、无论申请结果如何,所有申请材料将不予退还。
2、无论是否录取,中国政府将不做解释说明。
3、不允许携带配偶、子女来华陪读,奖学金不提供配偶、子女来华探亲的各项费用。
4、来华手续及其有关要求等将在录取文件中说明。
5、被录取学生来华后必须遵守所在地及学校的各项防疫要求,做好相关隔离及防护措施。